非遗“引流”,古村落焕发新生机
4月5日,春光明媚,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紫金山下紫山村里的各类非遗工坊,邀请游客体验制作技艺。
沿山间小路经过紫山村,阵阵中草药香扑面而来,游客们循着香气走进曹氏香包艺术工作室。工作室里摆放着多套研磨工具,针包布面一应俱全,不少游客饶有兴趣地体验手工香包制作。工作室负责人井秋红边缝制香包边向游客介绍:“‘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入春后村里家家习惯自制香包防感冒、抵御蚊虫,香包的缝法跟缝被面一样,并不复杂。”
“福袋花饽饽寓意代代有福,寿桃寓意健康长寿,今天我们就用不同颜色面团学着制作这两款花饽饽。”徐杰非遗艺术馆内,铜山区花饽饽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岩在为游客讲解花饽饽制作技巧。参与者将不同颜色的面团揉捏出不同造型,放入锅中蒸熟,20分钟后就能带走亲手制作的花饽饽。
紫山村是清代学者张竹坡的故里,村内还留有清末民国时期书法家张伯英的故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紫山村改造村民闲置房屋,引入10多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设工作室,着力打造紫山艺术村落,焕发传统村落新生机。
春季促销,人气旺带动消费火
4月4日,宿迁市宿城区万源西巷樱花大道,粉白相间的樱花如云似霞,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赏花之余,游客来到不远处的楚街,一边逛街一边感受楚汉风韵。
依托万源西巷樱花大道和楚街特色街区,古城街道持续推出“赏花季”“‘樱’式图书漂流”“购物节”等活动,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创新消费市场供给。“来这里赏花逛街,吃喝玩乐购都有,这个假期可太美了!”游客王晗说。
清明假期,宿城区汇集中心城区重点商家、品牌、老字号,涵盖家电、百货、餐饮、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打造“春纷新聚场”“微型展销中心”等丰富多彩的春季促销活动,人气旺带动消费火,假日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市场销售持续火热。“趁着假期给新房选购了家电和家具,赶上政府补贴真划算。”市民曾阳高兴地说。连日来,由宿城区商务局、古城街道牵头组建的“惠民先锋队”联合居然之家、月星家居等消费场所,在辖区重点商住区域开展“焕新惠民 悦享生活”主题促消费行动,推出家电、电动车、家具三大品类“以旧换新”服务,通过折价补贴、新品直降等组合优惠,实现惠民利企双向赋能。
今年以来,宿城区推出一系列促消费、惠民生政策举措,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信心。该区举办“嗨购宿城·新春焕新惠民汽车消费季”,开展购车抽奖活动,最高10万元;联动金鹰购物中心、吾悦广场、大润发等商业综合体投入1500万元,举办“灵蛇迎春 惠享宿城”主题促销超百场,重磅推出500万元汽车消费券,全面叠加国家、省汽车以旧换新优惠,推动消费活力持续攀升。
庙会人潮涌 古镇春意浓
“小板凳,纯手工打造,结实耐用!”“来哦,来哦,开心套大鹅,套着哪个给哪个!”“鲜榨橙汁,维C满满超养颜,不甜不要钱!”…… 4月4日,连云港市海州区南城清明庙会人潮涌动。在2.1公里长的新大街上,1000余个摊位涵盖特色美食、日杂百货、农具花卉、非遗产品等,摊主们的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众多市民和游客边逛边吃边玩,烟火气扑面而来。
南城是一座有着1500余年历史的古镇,文化底蕴深厚,每年清明前后都会举办清明庙会。今年的庙会还特别增设舞台展演区,淮海戏、西游书场、折子戏等让戏曲爱好者目不暇接。“孩子们去赶会了,我坐在这儿听听戏。”家住附近的陈奶奶说,小时候跟着父母一起来赶清明庙会,买份糖糕、凉粉,再买点夏天的衣服,每次都很高兴,现在想买啥很方便,但还是喜欢来赶庙会。买把铁锨,扯条床单被罩,抓两只小鸡,拎只大白鹅,抑或是打包点特色小吃……赶清明庙会的人很少空手而归,大家总能遇到心仪的东西。
“东大街46号民居原为武氏宅院的局部,是南城著名的号称99间半的大型住宅建筑群。”在南城街道46号古民居里,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学会副会长刘洪雨通过直播镜头带市民游客“云上逛庙会”。今年的南城清明庙会从4月3日开集,为期4天。据统计,清明节当天,庙会客流量达9万人次,线上参与人次超过5万。
“去政府大院停车吃饭”扬州持续7年“花式宠客”
清明小长假期间,扬州持续迎来客流高峰。4月5日上午10点,来自安徽滁州的张女士夫妻俩带着娃把车停进了扬州市政府西大院,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来扬州的体验感太好了。”张女士说,在网络上看到市政府大院可以停车,自己也来试试,没想到不仅有志愿者帮忙引导,卫生间也可以使用,现场还准备了热水、旅游攻略等,游客想要的全都有。
临近中午,游客们闻着香味在政府食堂排起了队。“在网上看到很多好评,特地来吃饭。”来自广州的游客林先生一家开心地享受着美味的淮扬味道。餐厅里干净明亮、井然有序,打菜窗口上方的电子屏幕上各种菜品一目了然,今年在打包台旁边还增加了备用宝宝座椅。记者看到,菜品既有地方特色菜也有时令菜蔬,春笋烧鮰鱼、马蹄狮子头、香椿炒鸡蛋等诸多菜肴香气扑鼻,时令小吃青团也受到游客热捧。扬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王强告诉记者,“我们也在不断更新菜单和服务,希望游客能品尝到最新鲜的扬州味道。”
为游客提供停车和餐饮服务,扬州市政府已经持续7年“花式宠客”,大大缓解了旅游旺季游客需求与接待能力之间的矛盾。7年前扬州创新推出这一举措,如今,“节假日去政府大院停车吃饭”已经成为扬州闪亮的城市品牌。“我们收到很多游客的点赞,网上也有很多帖子夸赞扬州,让我们倍感温暖。”扬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冯龙庆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单位主动对外开放停车场,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服务队伍,在有限空间内拓展无限诚意,这就是热情好客的扬州温度。”
“春日经济”勃发,释放别样春光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清明时节,正值仲春与暮春之交,天地清明,草木发华,既是人们缅怀先辈、寄托哀思的重要时刻,也是人们亲近自然、享受春光的大好时机。
千百年来,一代代中国人在清明节慎终追远、祭扫祖茔的同时踏青赏花、出游采风,并衍生出插柳、荡秋千、食青团等民俗传承至今。今年清明假期,全国出游人数同比涨幅明显,短途自驾、赏花踏青、国风拍照成为热门关键词。某平台数据显示,踏青、采茶、春日游园等与清明节相关的传统文化节俗体验搜索热度同比增长75%,“踏青赏花”相关主题词的搜索热度同比上涨46%。
昨日,游客在盐城大丰荷兰花海景区赏花游玩。杨素平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放眼当下,江苏各地结合踏青赏花、节气文化体验等,精心策划“赏花+”“民俗+”等文旅活动,成为“春日经济”新的增长点。有的博物馆推出节日民俗情景剧表演、古诗词赏析以及植物拓印等互动环节,吸引游客参与;有的景区推出民俗体验,游客可穿汉服簪柳枝、行古礼祭扫、执素笺写追思;有的地方推出“空中赏花”,解锁赏花经济的新玩法……一系列体验感拉满的“春日仪式”,推动节日与节气相结合,文化与习俗相交织,让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创意十足的时代气息不断融合。
今年3月以来,各地“赏花经济”“春日经济”持续升温,展现出文旅产业拉动消费的巨大潜能。清明假期再次展现出文旅消费的满满活力,消费市场持续保持旺盛态势,并在传统消费的基础上,涌现出更多元的消费热点,体现出更多体验感、参与感、互动感。
小长假撬动大市场。透过清明小长假,可以看到我国文化消费的强劲势头,看到旅游消费的灵活多样,看到消费市场的勃勃生机。假日经济是观察我国经济质效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我国假日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方式日益多样,显现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坚实产业基础,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韧性和潜力。中办、国办日前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特别强调,要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壮大假日经济,必须进一步围绕消费供给的多样性来做文章。
万物复苏叠翠青,日暖风和踏歌行。春天是草长莺飞的季节,消费回暖、万物向暖,顺应消费节奏,适应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顺势而为,“春日经济”必将焕发更多生机活力。
来源:交汇点新闻
编辑:唐凯
审核:张翔
相关文章:
8.8万人次创新高,淄博陶琉馆清明假期“热辣”迎客04-07
清明假期,济南30家景区共接待游客174.85万人次04-07
清明假期,郑州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04-07
侨都江门农文旅融合点亮“春日经济”04-07
清明假期全国安全形势平稳04-07
联播观察丨打出春日经济里的“杠上花”!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