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济南市天桥区“1635+”停车治理新模式破解老旧小区停车困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21:11:00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1日讯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停车难”正成为城市治理中一道亟待破解的民生课题。济南市天桥区创新建“1635+”停车治理模式,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六方协同为纽带,通过三步精准施策和五步闭环管理,在老旧小区、医院、学校等停车矛盾突出区域,织就了一张智慧化、专业化、群众化的停车治理网络。

走进天桥区南村街道,智能道闸有序起落,车位标线清晰规范,曾经的乱停乱放场景已蜕变为停车新秩序。天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张希夏介绍,该模式以“1个核心引领、6方联动协同、3个到位保障、5步工作推进、持续创新拓展”为框架,构建起党建统领、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治理共同体。“拆除私搭乱建释放6000余平方米空间,车位从360个跃增至780个,通过精细化政策调配,日均服务车辆突破千辆。”工人新村南村街道工作人员朱浩然用数据诠释治理成效。

智慧化改造让停车管理焕发新效能。街道引入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整合零散车位资源,清除长期霸占的“僵尸车位”,居民通过“泉易泊”小程序即可实时查询车位动态。“现在车辆各得其所,环境秩序焕然一新,住着舒心多了。”居民吕涛的质朴话语道出群众获得感。该模式更向医疗教育配套领域延伸:山大二院周边新增300余个停车位,汇才学校启用智慧接送系统,有效纾解了重点区域停车压力。

“天桥区将持续深化‘错时停车’‘共享停车’等创新机制,让车位资源流动起来。”天桥区城管局局长赵立卿表示,他们将构建“三区三圈”停车治理矩阵,运用大数据分析优化资源配置,持续释放“1635+”模式的治理效能,让群众在停车这件“关键小事”中触摸城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

闪电新闻记者 张风硕 报道

相关文章:

合水:移风易俗入人心 文明乡风促振兴09-04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宝龙街道开展全要素应急演练08-31

2025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推进会开幕08-31

智慧旅游打开“诗与远方”08-30

援晋公益行动在并启动 捐赠项目价值681万 助力基层医疗发展08-29

东软集团刘兵:以数智创新赋能城市养老 构建银发经济新生态08-29

龙华区举行调解员职业技能竞赛08-28

“贡”同守护 “点”亮宣恩——食品安全“百姓点检日”活动走进仙山贡水旅游景区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