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个民族于至暗时刻发出的闪电(书里书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1 17:03:00    

《光影山河:电影与抗战》:秦翼、张丹著;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

1939年,表现抗日民主根据地斗争生活的影片《老百姓万岁》拍摄现场。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供图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80年来,不断有电影去讲述和呈现中华民族经历的这场浴血抗战,很多人通过影像了解曾经的热血与硝烟。但少有人知道的是,就在枪炮的轰鸣声中,就在战争发生的当时当地,一批电影人用镜头冲锋,用胶片呐喊,用光影记录下英勇不屈的抗争。这正是《光影山河:电影与抗战》一书所要挖掘的。

战火给中国电影业带来的首先无疑是重创。以电影重镇上海为例,“一·二八”事变让成立不久的联华天通庵制片厂全部毁于战火,开设于闸北、虹口的16家影院被炸,30余家中小公司因遭炮轰而难以为继。“八一三”淞沪会战之后,明星、联华等几大支柱电影公司被迫停产。但在血与火的淬炼中,中国电影也进行着艰难的转变。家国危殆的现实面前,动员民众抗日成为进步文艺的迫切使命,电影仿佛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在家庭变故中迅速成长。声音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使国产电影在社会现实和思想内容的表现上有了更多可能。从无声到有声,从娱乐到担当,中国电影面貌为之一新。

七七事变爆发后第三天,电影《青年进行曲》在上海公映。炮声响了,银幕亮了,影片中舍家保国的故事激励抗战斗志,有报章评论称:“我生平看电影没有如此痛快过”。纪录电影《延安与八路军》的摄影师之一吴印咸回忆,在一次战斗中,他与另一成员李肃要在两个多小时内赶40公里奔赴战场,两人轮流将摄影机绑在身后骑马赶路,急速颠簸使得机器将两人背部磨伤。赶至阵地之后,李肃被敌军打了一枪,帽子上穿了个洞。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电影人没有退缩,影像如星火般四处散播。放映队员翻山越岭,担挑肩扛放映机,脚蹬手摇发电,使很多边远地区第一次竖起了电影银幕。在陕北延安,表现三五九旅战士开垦南泥湾的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放映时,用木棍支起幕布,放映员现场讲解,军民观众第一次从银幕上看到了自己的生活,现场掌声雷动。

电影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各类宣传方式得以创造性运用,《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一批电影歌曲发挥着冲锋号的作用,就连卡通电影也在不断升级的战火中承担起救亡抗日的使命。万氏兄弟等创作的宣传动画《同胞速醒》《精诚团结》《民族痛史》,短小精悍、形象生动,号召人们团结起来,化成匕首铁拳,痛击豺狼虎豹般的侵略者。

一批海外电影工作者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用影像记录顽强不屈的中国人形象,将中国的抗战告诉全世界。纪录片《中国要给予还击》拍摄了日军对中国的入侵、陕北地区军民亲如一家的生活和民众积极参与抗战的身影。纪录片《苦干》则真实记录了重庆大轰炸,展现平凡中国人身上的英雄精神,获得奥斯卡纪录片特别奖。

写作《光影山河:电影与抗战》的过程中,我们与浩如烟海的史料为伴,从泛黄纸页到斑驳胶片再到尘封档案,如同在时光的河流中淘金。珍稀影像的重现,珍贵史料的发掘,更是如同老友重逢般令人振奋。重新发现《华北是我们的》,就是一次这样的经历。

《华北是我们的》据记载是一部反映第一次反“扫荡”斗争前后晋东南根据地风貌的纪录片,在银幕上展现了真正的人民抗战。但在电影史研究领域,这部作品一直被认为已经佚失。北京、上海以及曾经放映过该片的香港,这些城市的电影资料馆均告查无此片。本书作者之一的张丹是山西人,对此耿耿于怀:“这样一部在家乡拍摄的珍贵抗战影像,不该被历史遗忘。”

转机出现了。一次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影像资料室查找资料时,张丹发现馆藏目录中有一部名为《华北风光》的纪录片,怀着一丝希望,她申请观看了这部影片。或许是持续寻找触动了时光的机关,张丹惊喜地发现,影片中连绵起伏的山峦,呈现出典型的山西地貌;歌曲《游击队歌》,与文献所述完全吻合;那些木刻风格的字幕标语,特别是片头、片尾字幕中一再出现“华北是我们的”,更让人确信:这就是那部久寻不获的《华北是我们的》!

经过业内多位专家的论证,该片已被正名,宝贵的历史影像由此被更多人看到,一段封存的历史记忆得以接续。

除了这类影像资料的发现,我们还发掘了大量未刊档案、电影放映记录、银行借贷文件、海关进出口报表以及早期报刊材料,它们都共同印证了一个事实:日本侵略者不仅妄图以武力侵占我们的国土,还利用电影进行愚民宣传,甚至通过低价倾销胶片以及资本运作等手段,企图全面控制中国电影业,榨取商业利润,其图谋可谓处心积虑。

一部战时电影史,也是沉甸甸的抗战史,是一个民族于至暗时刻发出的闪电。银幕上满目疮痍的山河、浴血的同胞,以及那些冒着生命危险记录历史的电影人,仿佛在无声地警示后人:勿忘国耻!观看那些历经战火保存下来的珍稀抗战影像,总会让我们眼眶湿润。这些画面比任何语言都更有力量。它们不仅记录着民族的苦难,更昭示着:正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坚守与牺牲,筑起了抗战的精神长城。

我们由衷地希望能够发现并真正读懂更多这样的影像。它们如同电影人穿越烽火岁月写给未来的一封封战地家书,每一帧都有故事,每一幕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秦翼 张丹)

编辑/张丽

相关文章:

一个民族于至暗时刻发出的闪电(书里书外)07-11

豆瓣评分9.1的《戏台》搬上银幕了,《惊梦》还远吗07-09

东北地区华北四川盆地等地多降雨 江淮江南等地将有持续性高温07-03

上映153天,《哪吒2》今日下映!哪吒、敖丙挥手告别06-30

王长田:《哪吒》虽是必然产物,但只是个例06-16

南方强降雨持续明天起我国高温发展增多06-15

“苏超”破圈 不只足球06-08

预约免费观影!第六届重庆先锋艺术电影展来了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