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就在周一,4月14日,巴斯夫宣布投资5亿元人民币,用于旗下浦东工厂的扩建。项目计划在2027年建成投产,届时该工厂总产能将提升近70%。”巴斯夫副总裁、浦东基地总经理徐毅斌说。
“每年我们都将销售额的10%投入研发,我们的创新孵化平台也落户在了浦东。”佛瑞亚海拉中国区电子事业部执行副总裁兼集团电子事业部董事会成员白彬毅说。
“路易达孚已经在中国扎根50多年,我们对下一个50年依然充满信心。”路易达孚集团北亚区首席执行官兼北亚区谷物油籽平台总经理陈嘉渊说。
……

浦东开发开放35周年标识。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是有利于外资企业投资兴业的一方沃土,浦东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今年4月18日,是中央宣布浦东开发开放35周年的日子。4月16日,多位外企“掌门人”齐聚浦东展览馆,表达持续看好中国市场、坚定与浦东共发展的信心。

浦东陆家嘴。浦东新闻办供图
立足长远,安心投资
“系统性、可预见性、持续性和一致性的营商环境,对跨国公司至关重要,能让我们安心地投资,做长远的发展计划。”白彬毅说,“在浦东,政府为我们提供了政策、技术、人才和市场的全面支持,帮助我们外资企业解决了在投资、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挑战。”
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好上海、选择浦东,因为在这里可以看到确定性。“扎根浦东30年来,我们始终与这片土地同频共振。”白彬毅说,“特别是近10年,我们的销售额和营业额翻了一翻,生产、智能追溯、仓储自动化率大幅提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2021年我们完成厂房二期扩建,产能实现了翻倍,能更好地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2021年,路易达孚把北亚区的投资型总部设在了浦东。从近5年的实际情况看,这个战略布局让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更加扎实,跟合作伙伴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吸纳了更多的顶尖人才,浦东也成为我们深化拓展中国市场的重要基地。”陈嘉渊说。
确定性也来自于实实在在解决行业痛点。以跨境大宗商品行业为例,过去要么原料在外、消费地在内,或者消费地在外、原料在内,套期保值的时候,这种业务模式就涉及金融市场两地分割的局面。“今年浦东政府工作报告里,特别提到要发展离岸人民币交易、跨境贸易结算,推动大宗商品跨境套保业务试点等。”陈嘉渊说,“这些政策可以实打实地解决痛点,帮助我们更好地服务客户,有效管理风险,共同提升盈利能力。”
“最近,上海还出台了大宗商品贸易转型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目标是打造全球大宗商品贸易的重要枢纽。其中列出了许多重要措施,包括拓展商品品类、深化期现联动、完善监管体系、提升数字化能力等。这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在浦东、在上海发展业务的信心。”陈嘉渊说。
“我们2001年开始扎根浦东,公司的发展得益于浦东新区优越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财务部长、总经理室室长姚佳锋感慨道,“浦东新区推动总部经济建设,在国内首创了总部企业集成服务新模式,通过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为总部企业提供集成式、精准化服务,这些叠加的制度优势和服务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创新生态,机遇无限

位于浦东的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浦东新闻办供图
“浦东拥有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为我们提供了众多发展机遇。我们也将创新引擎‘安家’在了浦东。”陈嘉渊说,“2023年,路易达孚全球研发中心在浦东建立,我们希望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我们的研发中心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利用尖端技术,加速食品、饲料和植基配料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高附加值的产品。”
在中国,不仅“为中国”,也“为全球”。陈嘉渊说:“我们将在中国孕育的创新成果推向国际市场,惠及全球消费者。目前,我们的研发中心拥有约20位科学家,未来计划扩大到100人左右的规模。为了进一步推动突破性创新,我们还和中国顶尖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发先进的食品和饲料解决方案,促进农业和食品科学领域的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

路易达孚位于浦东的全球研发中心。路易达孚供图
“中国是全球新梯安装和在用电梯数量的领跑者,上海的电梯数量超过35万。”奥的斯中国区总裁罗小莉说,“在上海,我们服务于许多标志性建筑,包括东方明珠塔、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前滩中心、张江双子塔、浦东美术馆,还有上海地铁、浦东机场等基础设施。3月底,奥的斯中国区总部迁到了前滩,这也是奥的斯深度融入上海城市发展的新举措。”
2023年,奥的斯上海研发中心被认定为全球研发中心。“上海领先、开放的创新氛围,为奥的斯开发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上海人才资源丰富,为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罗小莉说。
“在浦东,我们感受到整体的科技创新氛围很强劲。”白彬毅说,“这里的政策优势和开发开放环境,让我们能够紧密跟随中国汽车产业的电气化和智能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强在研发和生产上的投入与创新。”
扎根浦东,拥抱未来
“中国有着庞大的消费市场和网络零售市场,还有不断增长的中等收入群体。此外,中国市场上新技术、新应用落地非常快速,市场充满活力。”陈嘉渊说。
“浦东完备齐全的上下游产业链,有助于我们进行协同创新和资源对接。”马勒中国区总裁沈梁玉说,“落户浦东20多年,我们的销售额从成立初期的2亿元提高到了如今的近40亿元。”
“浦东的‘未来车’产业生态,对企业来说蕴藏了很多的合作机会。我们可以与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浦东良好的大环境,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的潜力和空间。”白彬毅说,“同时,浦东积极引导和优化产业结构,为外资企业在高端制造业,特别是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机遇。”
面对新的全球局势,不少外资企业也在积极应对。“巴斯夫浦东基地的产品主要依靠国内供应链,部分产品来自全球进口。目前也在做一些调整,包括优化本地的布局。”徐毅斌说,“浦东基地将新工艺、新配方运用到新材料、新产品中,从而推动下游行业的发展,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子产业、消费品等。”

巴斯夫浦东基地。巴斯夫供图
“随着城市焕新和智慧城市扩展,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需求正在攀升。2024年,中国使用15年及以上的电梯接近100万台,数量还在持续增长。我们加大产品技术创新力度,积极响应电梯升级的市场需求。”罗小莉说,“我们在上海研发的超级电梯Smart Cab,首台就安装在浦东美术馆,为观众体验不一般的乘用体验。我们将继续坚守在浦东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大江东|外企看浦东:一方投资兴业的沃土04-29
熊猫观察|走进中国“锦”色04-29
深耕中国市场四十余载 书赞桉诺以创新与绿色战略锚定长期投资信心04-29
中企出海与ESG|企业与社会组织如何携手弹好“ESG协奏曲”04-28
兰州轨道公安举行最小作战单元实战演练04-28
《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 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世界第一04-28
我国已形成完整人工智能产业体系04-28
A500指数ETF(159351)成交额快速突破2.6亿元,格力电器涨超3%,机构:中国股市有望走出升势、战略性看多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