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榆林托育:从“带娃愁”到“幸福托”惊喜逆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14:47:00    

当陕北高原的晨曦掠过榆林古城墙垛,榆林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的“郡宝乐园”里,家长们带着一群2岁多的宝宝们在和老师趣味互动——这个充满生机的画面,恰是一座能源重镇向“育儿友好型城市”转型的生动注脚。

(榆林综合服务中心郡宝乐园 亲子互动)

2023年,获批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示范项目以来,榆林市建成了267所托育机构、15745个托位,将托育费用从平均1591.8元/月降到托育普惠的平均802.6元/月,用49.58%的降幅数据,重构着380多万榆林人的家庭生活逻辑。

带娃贵、带娃累,难题咋解成焦点

以前的榆林,年轻爸妈们面临的带娃困境,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在榆林市区上班的小张夫妇来说,两口子都是普通上班族,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孩子刚满一岁的时候,双方老人身体不好,没办法帮忙带娃。请保姆吧,费用高不说,还总担心不够专业、不够放心。没办法,小张只能辞职在家专职带娃,家里一下子少了一份收入,经济压力骤增,两口子还因为带娃的各种琐事频繁吵架,家庭氛围一度紧张得不行。

“我妈明着暗着给我说好几次,说趁年轻,赶紧再生个二胎,我一听就气炸了,现在的娃都带不好,带不过来。我一丁点儿心思都没有。”小张态度很明确。

其实,刚出月子不久,小张夫妻也商量过请保姆来家里照顾一段时间,每个月4000工资,保姆只管做饭。保姆来了不到一个礼拜,因为吃饭、作息、生活方式、言谈举止等等,双方都感觉太别扭,就让保姆离职了。

(榆阳区普惠泉社区托育中心 托育老师与孩子们互动)

像小张夫妇这样的情况,在榆林可不是个例。那时候,托育机构数量少,收费动辄每月两三千,甚至三五千元。而且,家长们对这些托育机构的服务质量也心存疑虑,师资专不专业、环境安不安全、照顾得周不周到,都是大家心里的问号。“带娃难”这个大难题,就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无数榆林家庭的心头,也成了大家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

获批全国第一批试点,托育成为第一“志愿”

转机出现在2023 年,榆林成功获批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接连出击,一大批公立托育机构如雨后春笋建立,大量民间托育机构改造升级,建设标准更高、配套软硬件更好的托育服务体系逐渐形成,托育成为很多年轻家长带娃的第一“志愿”。

今年春季,佳县第一幼儿园第一期托育班刚开班,佳县居民高女士第一时间就带孩子来报名。

“我们也是多方打探,来这里的。现在双职工多,有时候老人又顾不上,有时候有考虑老人照顾娃娃会溺爱,可能会让孩子看手机”她说:“我觉得学校的教育会比家庭教育好吧,送到学校以后,就不存在这种现象。也可以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交流,他的学习能力全部都提高了。”

确实也有刚入托时,部分家长会焦虑,担心孩子不能适应,老师是否能细心照顾自己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大部分孩子很快融了进去。

佳县第一幼儿园副园长李欢欢介绍,托育班精心打造了符合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空间。教室宽敞明亮,配备了符合安全标准的教具和玩具,色彩柔和,充满童趣,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日常的照护和教学中,老师们会密切关注每个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照顾和引导。家长也对幼儿园的托育工作更加的肯定和认可。

(佳县第一幼儿园延伸托育班教室内井井有条)

佳县属于榆林南部县,城乡人口外流严重,留在县城的适龄儿童,很大部分父母都是双职工,上班时间只能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一直以来,县上各公办幼儿园就探索小范围招收小小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佳县也被选为榆林市第一个全面免费托育的试点县,不止每个月360元的托育费由财政支出,孩子们每天10元的伙食费也进行补贴。

佳县经过前期对全县0到3岁常驻幼儿的摸底,整合了社区闲置用房、幼儿园资源,今年全县托位能达到240个,其中四所公立幼儿园延伸托位140个,社区嵌入式托位20个,托育中心建设托位80个,托位数量满足了群众“想托就托”的需求。

佳县卫健局副局长康翔介绍:“我们佳县普惠托育真正做到了零收费,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服务,提升品质,总结经验,让免费托育这项民生工程,真正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幸福驿站。”

2023年以来,榆林市将普惠托育列为市委深改委“小切口”改革重点任务,还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绩效考核体系。市、县两级政府迅速成立普惠托育示范项目工作专班,卫健、财政、发改、教育等各个部门齐心协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上下联动、齐抓共管。

(定边县兴源幼儿园托育班的宝宝们参加节日活动)

榆林市出台《榆林市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从托育服务能力提升、增加托育服务总量供给,到人才培养、监管等各个方面,都做了详细规划。还出台《榆林市托育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榆林市幼儿园开设2-3岁托班实施方案》等等,这些管理办法给托育管理戴上了“紧箍咒”、装上了“电子眼”,把整个行业置于全民监督之下,托育行业得到全面规范,家长们的信任也与日俱增。

(靖边县名蔷托育服务公司 托育班孩子们)

多元供给齐发力,托位不会“一位难求”

以前,榆林一些家长还是选择把孩子送到“托育班”或者“早教班”,为了给孩子找个合适的托位,费尽周折,一些口碑好、管理出色的机构“一位难求”。目前,榆林在增加托位供给上多元供给,让托位数量蹭蹭上涨。

新建成的榆林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实训基地)和市托育服务指导中心,已经是榆林托育行业“标杆”。依托原市妇幼保健院旧址改建后,这里环境温馨舒适、设施设备齐全、师资贴心周到。这里不仅能提供高质量的托育服务,还承担了实训和指导任务,为全市托育机构培养专业人才。在县级层面,也建成了4个托育综合服务中心,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托育。

(榆林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除了综合服务中心,榆林的公办托育机构、城市社区嵌入式托育机构和用人单位爱心托育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榆林高新区,榆林高新医院运营的长兴路托育中心是公建民营的托育机构,中心机构利用现有的医疗和妇保资源,打造了独特的托育风格,而且探索出年龄更小的托育模式,像:乳儿班(6-12个月),注重感官刺激与大运动训练,为婴儿早期发展筑牢基础;托小班(13-24 个月),聚焦语言启蒙与社交互动,助力幼儿初步建立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意识;托大班(24-36个月)着重生活自理与创意探索,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与创新思维。

(榆林高新医院运营的长兴路托育中心)

用人单位爱心托育机构也为职工们解决了大问题。榆林高新区一栋大型办公楼内,聚集了十多家企事业单位,考虑到很多职工有带娃的困扰,专门在大楼内部开设了爱心托育机构。职工们可以在上班的时候把孩子送到这里,下班再接回家。托育机构灵活调整托育服务时间,让职工们没有了后顾之忧。

还有幼儿园延伸托育服务,也为增加托位供给出了不少力。现在,榆林已经有 149 所幼儿园开展了延伸托育服务。孩子们在熟悉的幼儿园环境里,提前适应集体生活,还能享受到专业的学前教育。家长们都说,这样的托育服务既省心又放心。

(神木市大柳塔第二幼儿园公立延伸托育机构的孩子们)

榆林市全民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高增强介绍:“经过几年的努力,不管是城市中心,还是县城乡镇,托育机构分布科学合理,托位设置兼顾人口和距离,不会出现‘一位难求’的难题。榆林的普惠托育体系真正做到了覆盖全民、惠及全民。”

降本减负实招多,托育费用接地气

以前,高昂的托育费用让很多家庭望而却步。榆林市为了让家长“托得起”,在降本减负方面下足功夫,拿出不少实实在在的招儿。

资金补贴是关键一招。榆林及时下拨中省市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配套资金,对全市普惠托育机构入托幼儿,按照每月每人360元给予运营补贴,每人每天10元给予伙食补贴。大大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绥德县崔女士说,以前县城只有为数不多的托育机构,收费较高,很少有把孩子送去托育的,对这个行业知之甚少。今年春季,她打听到,绥德县普惠托育机构开始招生,政府补贴下来,像绥德县天线宝宝幼儿园的托育班每个月只需要交300元,托育费和伙食费就全包了,决定把孩子送过去。

(绥德县崔女士带着孩子 在天线宝宝幼儿园托育班)

天线宝宝幼儿园园长霍爱萍介绍:“因为延伸托班托育费定价普惠,加上政府补贴下来,费用确实划算。我们又在管理、伙食、教育设施和玩具方面也很下功夫,今年春季45个托位,早早就订满了。”

税费减免和价格优惠政策也给托育机构减轻了不少负担。榆林市全面落实税费减免优惠政策,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都实行居民价格政策,这让托育机构的运营成本降低不少。榆林还选聘大学生到民营托育机构工作,按每人每月2000元进行岗位补助,进一步降低了托育机构的用人成本,托育服务的价格自然也就更亲民。

在收费标准上,榆林也有明确规定。指导各县市区按照城镇不高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农村不高于30%的标准制定普惠托育收费标准,真正做到让家长们心里有底,不用担心被“宰”。

“按照这个标准,我们算一算,比如绥德县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742元,其城镇普惠托育服务价格折算到月不高于1258元/月;农村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5147 元,农村普惠托育服务价格折算到月不高于378元/月。”榆林市卫健委副主任王莉君介绍,“这样下来,各市县区的价格就很透明了,相比之前,收费明显下降了。收费下降了,自然大家都能托得起,‘托育’一下子成了年轻家长们聊天的热词。”

品质提升有高招,“托得好”成现实

“托得到”、“托得起”还不够,榆林在提升托育服务品质上也有不少高招,就是要让家长们 “托得好”,真正放心把孩子送进托育机构。

人才培养是提升服务品质的关键。榆林把托育人员纳入全市职业培训补贴目录范畴,确定为职业培训急需紧缺工种,鼓励更多人投身托育行业。在神木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托育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累计培养了200多名专业人才。

为了让托育从业人员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榆林还成立了市级托育行业协会,组织专家编印托育从业人员系列丛书,分4期对700多名托育机构负责人及在册保育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全市托育职业技能大赛更是为托育人员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育,全面提升了他们的专业水平。在2024年全省技能大赛中,榆林代表队获得团体二等奖,一名选手还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大赛。

(清涧县第三幼儿园托育中心)

目前,榆林市正在建设完善“1 + 1 + 3 + N”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信息管理系统,让托育服务管理更智能。家长们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查看孩子在托育机构的情况,孩子吃了什么、玩了什么、有没有好好睡觉,一目了然。管理者也能通过这个系统,对托育机构进行高效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榆林加快推进托育机构备案管理,统一为全市普惠托育机构团购责任险、意外伤害险,加强安防建设,安装视频安防监控,采购一键报警装置等安防设备,全方位保障孩子们的安全。

托育 “微支点” 撬动民生 “大杠杆”

数载深耕,榆林托育服务已构筑起覆盖城乡的立体化网络:6 个托育综合指导中心如中枢神经,267 所托育机构似毛细血管,将专业照护延伸至城市社区与黄土村落。千人口托位数突破4.35个,较2023年提升42%,共同推动托育服务从“奢侈品”变为“生活必需品”。

榆林市卫健委主任张军在采访中表示:“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托育服务的全面发展。我们通过建设托育综合指导中心和托育机构,不断完善服务网络。持续扩大供给,让更多家庭能享受到托育服务;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孩子们得到专业、优质的照护;加强人才培养,为托育事业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我们要让普惠托育服务成为榆林的一张民生名片,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城市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榆林市普惠托育服务正擘画着更深远的蓝图:通过扩大供给、提升质量、人才强基等6大行动19项举措,这座城市将持续破解现实挑战,助推托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当世界级能源基地的发展势头与托育园的暖黄色调交织,榆林正以“政策精度” 赋能 “托育热度”,让每个孩子的第一个三年,都能在普惠托育的温暖中,孕育出城市未来的无限可能。

相关文章:

榆林托育:从“带娃愁”到“幸福托”惊喜逆袭07-09

皮影戏里藏“绿”意!萌娃化身非遗环保小使者07-07

十岁成长礼上 在孩子心中镌刻下难忘的印记07-01

城中街道斜水塘社区 开展未成年安全教育小课堂主题活动07-01

南阳市宛城区仲景街道明珠社区携手京师幼儿园成立妇女联合会,共筑女性成长与发展新阵地06-27

拆网护飞让天空永远有翅膀划过的痕迹06-26

传承红色薪火,共绘校园爱国情06-19

中考考点外涌动“向日葵花海” 全家总动员迎接“凯旋”少年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