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伶霞 通讯员 刘空军 唐严 许雯超 怀化报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域合作发展新机制,深化东中西部产业协作”。湘鄂渝黔毗邻地区因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济相通,近年来,通过创新探索、携手共进,在跨省合作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新阶段,该区域将如何进一步推进合作发展? 4月2日,湘鄂渝黔毗邻地区合作发展研讨会在湖南省怀化市举行。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四个省(市)发展改革委,以及相关市州区县发展改革委相应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研究探索湘鄂渝黔毗邻地区合作发展新路径。
记者梳理发现,就下一步合作发展,各地根据自身情况提出的建议主要包括规划引领、基础互通、产业协同、体制机制、民生共享、生态保护六方面。
强化规划引领,共绘协同发展蓝图
以编制“十五五”规划为契机,联合争取国家层面支持,将四省毗邻地区合作发展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及专项规划,以及四省“十五五”规划文本。推动四省毗邻地区“十五五”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的有效衔接,在交通网络、产业布局、生态保护等领域形成“目标同向、措施协同”的顶层设计。
重庆市彭水县发展和改革委建议,以区县融合、相互促进为出发点,编制湘鄂渝黔毗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湘鄂渝黔毗邻地区万亿项目库,安排一批切实可行的重大项目,在资金、用地等方面统筹优化布局,推动湘鄂渝黔毗邻地区在农业、工业、文化旅游业方面实现差异化发展、特色化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形成最大合力。
贵州省铜仁市发展和改革委建议,推动区域交流,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探索建立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创新共建”机制,省际毗邻地区生态环境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执法“绿色共保”机制,推动跨境电商合作“开放共赢”机制,区域民生事项一网通办“民生共享”机制,从长三角、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旁听生”变成“正式生”。
推动基础互通,共畅立体交通网络
加快构建“外联内畅”的交通体系,重点推进铁路、高速公路、省际干线公路等项目建设,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协同布局5G网络、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为数字经济发展筑基。科学规划新能源和传统能源的布局布点,避免重复建设和能源效能浪费。
重庆市酉阳县发展和改革委建议,共同推进渝湘高铁(黔江至吉首段)、酉(阳)永(顺)高速等跨区域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打通省际“断头路”,构建“2小时毗邻经济圈”,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探索共建物流枢纽和集散中心,以及利用乌江、沅水等水系加强水运物流合作,推动毗邻地区在货物运输、仓储、配送等方面的协同发展。
沅水(即清水江)是贵州、湖南重要水运航道,省界上下游分别规划有清水江白市至分水溪(即金紫)、沅水金紫至洪江 2 段航道,为充分发挥水运低成运输优势,有效支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贵州省黔东南州发展和改革委建议两地加强统筹协调,共同推动清水江白市至分水溪(即金紫)、沅水金紫至洪江航道建设,助力物流降本增效。
深化产业协同,共建现代产业体系
立足省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强化国家大战略、大通道赋能,以怀化国际陆港为枢纽,打造“通道+枢纽+产业+RCEP市场”发展模式,共同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重点推动文旅、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绿色经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等特色产业错位发展、互补联动,探索建立“飞地园区”、产业联盟等合作机制。支持四省边区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湘鄂渝黔毗邻地区制造业更多是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这与所属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关系很大。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背景下,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委建议,从国家层面支持毗邻地区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一批区域公共品牌,支持与其他地区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推动文旅协同,因地制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建设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
此外,酉阳和常德、怀化在粮油、茶叶、中药材、特色果蔬等农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主打产品的茶米油蜜,在常德、怀化也都能找到“兄弟产品”,比如“常德香米”“鼎城茶油”,还有“怀乡怀品”区域公用品牌里的碣滩茶等,基于此,重庆市酉阳县发展和改革委认为,可以深入探讨农产品加工基地的合作共建,共同打造区域特色农业品牌。谋求区域共赢,最重要的是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科技“协同协作”、文化旅游“融汇融合”、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持续深化沟通协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携手打造区域协调发展升级版。
创新体制机制,破除要素流通壁垒
借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经验,建立“三级八方”联席会议制度,创新探索跨省域利益共享、成本共担机制。建立跨省重大项目库,实行“联合申报、联合推进、联合督办”,确保合作事项落地见效。探索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产权交易平台和要素流动规则,推动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向纵深发展。设立四省边区产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贵州省黔东南州发展和改革委建议,联合组建“黔湘边区招商联盟”,共享产业项目库,争取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依托怀化国际陆港供应链服务,为三地企业提供大宗商品代采、报关清关等一站式服务。
湖南省湘西州发改和改革委建议毗邻地区搭建区域数字化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信息发布、供需对接、在线交易等服务。建设毗邻区域大数据中心,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为政府决策、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推进民生共享,夯实共同富裕基础
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跨省统筹,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深化跨省劳务协作,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联合打造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完善应急管理协同机制,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重庆市酉阳县发展和改革委建议联合推广“大武陵”旅游品牌,共同开发“乌江画廊—梵净山—张家界—酉阳桃花源”等跨省精品线路,推动景区联票、游客互送、宣传联动,建设世界级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贵州省铜仁市发展和改革委建议,共建物流平台,共享智慧物流数据信息。建立资源共享数据库,实时发布各地货源、仓储等信息及需求,引导物流企业开展跨区域合作。共同构建大宗商品集中采购服务体系,定期举办大宗商品集采对接会,为两地企业提供更多合作机会与市场信息。充分发挥怀化怡亚通供应链服务优势,为周边地区企业提供锰矿等大宗商品代采、报关、清关以及信用证开具等一站式外贸综合服务。充分利用怀化、秀山等中欧班列发货起点城市政策机遇,加强湖南、重庆和贵州合作,将怀化、秀山中欧班列延伸至铜仁,带动周边区域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湖南省湘西州发改和改革委建议,毗邻地区搭建区域数字化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信息发布、供需对接、在线交易等服务。建设毗邻区域大数据中心,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为政府决策、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筑牢生态屏障,共守绿水青山
建立跨省域生态补偿机制,协同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联合开展污染防治攻坚。以怀化作为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为契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探索碳汇交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共同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湘鄂渝黔毗邻地区同属长江流域,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恩施州是湖北省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全州八县市除恩施市为省级重点开发区外,其他七县市都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修复是湘鄂渝黔毗邻地区共同的重要任务,建议推动建立跨区域生态环保合作机制,逐步实现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推动建立跨界河流水环境协同治理会商机制和环境保护应急处理机制。联合争取并实施一批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重大项目。
重庆市酉阳县发展和改革委建议,支持武陵山片区按照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理念布设生态保护修复重大项目、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增强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支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促进生态产业化,加大纵向生态补偿力度,创新长江中上游地区与中下游地区之间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相关文章:
第30届FASHION SOURCE时尚之源深圳展、AW25深圳原创时装周闭幕04-03
法保网与盈科外服达成全面战略合作,重塑AI+全球法律服务新生态04-03
湘鄂渝黔毗邻地区如何进一步推进合作发展?这个会进行了探讨04-03
5万人供水中断 总台报道员探访也门供水设施遭袭现场04-03
对标思齐 取经问道 洽谈合作04-03
【省媒看渭源】渭源:春潮涌动筑新城04-03
今天!福州这一平台正式组建!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