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昌西站内有着这样一群特殊的“医生”——他们用专业与汗水“医治”着场站的每一台设备,确保这座现代化交通枢纽的“健康”运转。他们,就是南昌西站置业有限公司工程部的技术员团队,旅客眼中的“隐形守护者”。
作为展示英雄城形象的重要窗口,南昌西站日均客流量超10万人次,节假日高峰更突破30万大关。在人流如织的表象下,22.25万平方米的站区内,106个设备间、85台电梯、151套排水系统正承受着超常规负荷。“空调多运行1小时,电梯多运送几千人,这对设备都是严峻考验。”工程部负责人介绍。为此,技术团队组成“应急保障专班”,24小时轮班开展地毯式巡检,用专业守护安全。
5月2日凌晨1:30,配电室内,技术员罗龙辉正猫着腰检测电路参数。“夜间1至3点是最佳‘诊疗期’。”他指着仪表解释,“就像医生做手术需要安静环境,我们检修也要避开客流高峰。”在他身后,同事们正为电梯齿轮更换“关节液”,给空调机组“把脉问诊”。工具碰撞声此起彼伏,奏响独特的“午夜进行曲”。
技术班长曾小安告诉记者,“五一”假期间,他带领团队处理了12起设备预警,最忙时连续工作18小时。但看到显示屏上不断跳动的正点率数据,他又挺直腰板:“咱们的‘缺席’,换来了千万旅客的安心。”
5月3日午后,站台空调外机突发故障。技术员们顶着35摄氏度高温,在狭窄设备间里连续抢修2小时。当清凉空气再次涌动时,他们的工装早已结出盐霜。“我们就像设备的‘全科医生’。”1995年出生的技术员小李调侃道,“既要懂‘心血管’(电路),还得会‘正骨’(机械维修)。”
这支平均年龄35岁的团队,用“显微镜”般的细致对待每个螺丝,用“急诊科”的速度应对突发状况。“五一”期间,他们完成预防性检修63项,应急抢修9次,设备完好率保持100%。
相关文章:
妈妈这个新身份|95后轨道女维修工升级新手妈妈,每一天都像开盲盒05-10
“钻孔在哪儿,帐篷就搬到哪儿”05-10
南昌西站“设备医生”护航旅客平安出行05-09
缅甸多个电诈园区用“星链”上网,马斯克被质疑成电诈帮凶05-09
频繁揉眼 80多只螨虫在男童眼里做窝05-09
入春以来,市中医院接诊各类被毒蛇咬伤约30例……九旬老太被蛇咬 土法治疗险断臂05-09
太重履带起重机“圈粉”韩国市场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