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地方高校教师如何服务科技创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07:12:00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这一重要论述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布局,引导教师聚焦地方科技创新主战场,勇于探索前沿学术问题,在服务区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彰显担当。

以数字赋能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泛应用,高校需要顺势而为,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地方高校要以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为抓手,积极探索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教育数字化模式,以数字赋能推动教师科研水平提升。同时,引导教师主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为探索前沿科研掌握更多技术工具。

面对人工智能对教师能力提升的新需求,韩山师范学院着力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专门出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纲要,对教师数字化胜任力提升以及学科科研数字化改革作了专门部署。首先,加强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工作,每年投入专项经费支持,构建分类分层的教师培训体系,形成了“调研—需求—培训—评价—反馈”的培训模式。其次,构建符合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优质资源库,推动教师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开展。再次,要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生态的冲击,注重防范科研中滥用人工智能技术等潜在风险,保障数据安全。最后,组建教师团队为师范生编写《AI赋能教育教学实践教程》培训教材。

以问题导向构建科研创新体系

地方高校教师要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与区域科技创新发展需求,立足自身专业优势及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定位,强化问题导向意识,攻克科研技术难题,努力产出高质量学术成果。

首先,高校需将科研工作提升至战略高度,通过建章立制一体化推进学科、人才与科研工作。其次,加强有组织科研,鼓励教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攻关研究。再次,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出台平台建设与管理、先进集体及个人评选、科研英才选拔与培养等办法,搭建科研平台,组建科研创新团队,改善科研条件,增强资源保障能力。最后,创新学术交流机制,通过组织学术活动,促进校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例如,学校充分利用广东省“组团式”帮扶工作契机,深化与帮扶高校深圳大学的合作。一方面,主办或联办高水平学术论坛;另一方面,选派学术骨干以“结对子”的形式,深度参与深圳大学科研团队的项目申报与研究,在高水平学者带领下探索前沿学术问题。同时,以柔性引进的方式聘请高水平大学高层次人才为“韩江学者”,为教师搭建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创造科研突破的有利条件。

以产教融合服务现代产业建设

地方高校教师要深化产教融合,通过校企协同攻克技术难题,促进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校要立足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持续聚焦“三新”建设:基于学科专业发展的立足点和标识点,建强“新师范”;着眼学科专业发展的创新点和新亮点,建设“新文科”;立足学科专业发展的增长点和发力点,建精“新工科”。

学校通过建精“新工科”,积极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将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新工科”建设。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聚焦陶瓷、食品、电子、清洁能源等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提升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资源与环境等专业核心竞争力。建立校企协同攻关机制,针对产业技术瓶颈开展联合研究,在强化学科应用创新能力的同时,助力企业突破关键技术难题。

近年来,学校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例如,学校与潮州市政府共建“先进陶瓷材料创新研究中心”“互联网+研究院”等市校合作平台,与潮州市工信局开展“百名博士进企业”产学研合作,与凯普集团、华丰集团等地方龙头企业、高新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时,学校还承接了“扬帆计划”陶瓷领域产学研专项项目。

(作者系韩山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16日 第05版

作者:刘海春

相关文章:

地方高校教师如何服务科技创新04-16

热区高校联盟2025年年会在海南举办 海南大学唱响热区之声04-16

沪喀同心破难题!中山医院立体帮扶助喀什二院完成新疆南部地区首例RDN手术04-15

两部门:支持燃煤发电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REITs04-14

社融增量超15万亿元!金融“活水”激发经济活力04-14

海外钢企点赞太重干熄焦提升机 硬核技术擦亮“中国智造”名片04-14

开源将在6G时代扮演要角!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首次设立“软件与开源”平行论坛04-13

呵护奇思妙想 培养科学素养(教育时评)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