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4月29日讯(记者 李晓晨)4月28日,济南市“一月一主题”暨提振消费集中采访活动举行,记者在现场召开的“泉在济南 实汇天桥”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天桥区文旅局将持续聚焦“一品牌,三培育”,拓展文旅消费新赛道。

天桥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冰心介绍,近年来,天桥区文旅事业蓬勃发展。举办了297场丰富多彩的主题文旅活动,秦琼祈福、沃小番番茄文化旅游季、药山“三月三”山会都深受广大市民喜爱。其中,“桥见非遗”“桥见幸福”“桥见书香”等系列活动不仅传承了文化,还带动了特色产业园区的消费增长。
2024年度,文旅消费载体建设成果丰硕。民俗博物馆落户药山公园,新评定1家四星级酒店,精心设计推出了四条精品旅游线路。同时,通过举办星级饭店服务技能竞赛、开展观摩交流和专题培训,星级饭店硬件设施和管理服务都有了显著提升,为游客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6家星级酒店共接待人员112万人次,成为天桥区提振消费的重要支撑。
非遗项目市场化显现成效。天桥区现有非遗项目146个,通过组织非遗项目参加文化市集、非遗购物节,推动非遗进景区、进展会等系列活动,搭建起非遗项目与市场对接的桥梁。国庆期间,“桥见金牛 非遗‘妙’会”在济南动物园成功举办,吸引游客22万人次。同时,还通过固定店面运营,拓宽非遗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了非遗传统产品与文创产品的融合销售,让非遗在市场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也为文旅消费增添了新亮点。
赵冰心表示,2025年,天桥文旅将以区委“25175”工作体系为指引,朝着打造千亿级强区的目标迈进。坚持“文旅融合一盘棋”,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深度挖掘天桥独特的资源优势,推动文化、旅游、商业全链条深度融合。
区文旅局牵头编制的《天桥区旅游业创新发展规划(2025-2035年)》确定了以“一河两岸”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为中心,以“体系构建”为支撑的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目标,为旅游消费阶梯式增长奠定基础。重点举办的“秦琼祈福•灯映龙潭”活动自1月22日(腊月二十三)持续至2月12日(正月十五),以“祈福、送福、得福”为主题,涵盖“送春联送祝福”“河灯祈福”等九大主题十二场活动,吸引游客54.17万人次。积极引入的“开心麻花”等优质剧目,预计月底开心麻花与1922电竞新媒体产业签署合同协议,并于5月底进行试演出,将进一步提升园区消费热度,打造文旅商融合的“天桥名片”。
下一阶段,天桥区文旅局将持续聚焦“一品牌,三培育”,拓展文旅消费新赛道。
打造“桥见”文旅活动品牌。天桥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构建完善的品牌体系。精心策划“桥见”黄河、“桥见”新潮、“桥见”乡韵等系列主题文旅活动。计划在“五·一”期间,于桑梓店街道举办“桥见”沃小番 鸿运“番”又“番”——2025沃小番番茄文化旅游特色活动,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推动文化场馆总馆、分馆、社区文化服务站三级联动,在活动举办、艺术创作、文化传播等方面协同发力,实现品牌打造的全域化布局、全要素配套、全服务提升。
做好“三培育”工作。一是培育文旅消费新场景。天桥区将推出更多成熟精品旅游线路,聚焦产业发展、市场主体、消费载体、业态产品等重点领域,做好周末经济、夜经济文章,吸引本地及周边游客、大学城师生等群体。组织“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主题休闲游,串联辖区丰富的非遗资源,联动五龙潭公园、济南动物园、百里黄河风景区,打造充满“烟火气”的城市集聚区,激发消费新活力。二是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进一步优化文旅产业布局,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同时,通过举办精品展览带动消费增长。以产业园区、人气景区为中心向外辐射,形成“畅游在景区、消费在园区、满意在天桥”的新格局。三是培育优质文旅消费环境。从多维度、深层次发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住宿品质,丰富餐饮选择,优化交通网络,提高旅游“软环境”质量。加强旅游营销宣传,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全方位展示天桥旅游形象和产品。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规范经营行为,强化旅游产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让游客购物放心、游玩开心。
相关文章:
“光荣之城”2025上海红色文化季启动04-29
武夷山市推出“五一”假日旅游暖心措施 保障游客畅享山水之旅04-29
济南天桥区:聚焦“一品牌,三培育”,拓展文旅消费新赛道04-29
5月1日起,济南趵突泉公园延长开放时间04-29
中越(金平)2025年跨国泼水节暨长寿水文化节盛大开幕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