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逝世 享年89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3:55:00    

据媒体报道,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于当地时间4月13日在秘鲁利马逝世,享年89岁。

略萨于1962年出版了首部长篇《城市与狗》,作品也拉开了“拉美文学爆炸时期”的序幕,与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墨西哥作家富恩斯特、阿根廷作家科塔萨尔一起成为拉美文学爆炸时期的主将。

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图据视觉中国

邱华栋说,30多年前略萨的小说引进中国,影响了一代作家。在莫言、格非、苏童、余华等一大批先锋作家的身上,都能看到略萨的影子。作家叶兆言曾表示,他们当时接触到略萨的小说时,可以用“爆炸”一词来形容:“‘爆炸’这个词对以略萨为代表的作家来说,很真实。这样的爆炸,是他们自身的文学爆炸。这个爆炸,对当时的中国文坛或者说对于当时我这样刚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人来说,也是一次爆炸。”

文字预言了好斗的一生

略萨是拥有秘鲁和西班牙双重国籍的拉美作家、政治家,1936年3月28日出生在秘鲁的阿列奎帕市。一岁时随母亲移居玻利维亚,十岁时因外祖父出任皮乌拉省行政长官,于是举家迁回秘鲁。

1987年的略萨 图据视觉中国

略萨的父亲在儿子降生前四个月离家出走,直到他十一岁时才回来。在他14岁时,父亲送他去了军校,而这里的生活冷酷而荒唐,让略萨备感压抑,于是他沉浸到文学中,在写作中寻找宣泄渠道和反叛方式。

16岁时,略萨就在军校创作了话剧,并自任导演。1959年,略萨的第一部书——中短篇小说集《首领们》出版,书中收录了《首领们》《挑战》等六篇作品。从那之后,略萨致力于长篇创作,很少再写中短篇小说。

《首领们》记录了他与专制体制的第一次较量。略萨以自己的军校生活为素材,娓娓道来地讲述了一群精力旺盛的中学男生与虐待狂校长的徒劳反抗。反抗虽以失败告终,但文字中宣扬的那种英雄主义精神激动人心,也预言了略萨好斗的一生。

也从那时起,文学就成了他实现个人反抗的斗争工具。略萨本人曾经坦言:“写作是我的生活方式,是我觉得更好、更能保护自己抵御不幸困扰的方式。”

在文学与政治的舞台

后来,略萨从军校退学进入圣马尔科斯大学文学系。大学毕业后,他曾旅居巴黎、巴塞罗那、柏林和伦敦,做过银行职员、记者、编辑、特约撰稿人和图书馆编目员。在随后的岁月,他还先后任教于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等。

略萨的创作体裁广泛,风格多变,并且热衷于文字实验,从小说、剧本、诗歌、散文到文学评论、政治杂文,包括《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胡利娅姨妈与作家》《世界末日之战》《谁是杀人犯》《公羊的节日》等。略萨诡谲瑰奇的小说技法与揭示人性、洞察历史、抨击社会的深刻内容,不仅使他获得“结构主义大师”的声誉,还获得了塞万提斯文学奖、德国图书和平奖、美国图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

略萨不仅是文学斗士,也是政治斗士,对略萨而言,文学与政治是两个平分秋色的生命舞台。年轻时代,他不仅支持古巴革命,而且参加过秘鲁共产党。略萨与马尔克斯同为拉美左翼文化的领军人物,略萨曾一度参加秘鲁总统竞选,但在1990年大选败北,这使略萨一度心灰意冷,移居西班牙并加入西班牙国籍,过上了闭门写作的生活。

转自红星新闻

相关文章: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逝世 享年89岁04-14

作品研讨会在复旦举行,重勘阿来四十余年文学之路04-12

推动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得到新发展04-11

他们没成为有钱人,却找到了生命里的“一颗糖”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