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小鹏:智能驾驶进入AI全新一代
3月31日,小鹏MONA M03上市7个月,用时216天达成10万台整车下线,成为新势力纯电最快生产下线和交付纪录保持车型。
小鹏MONA M03的出色表现,也是小鹏汽车交出“最强财报”的关键。小鹏汽车财报显示,2024年小鹏汽车全年交付量超过19万辆,全年营收超过408亿元,2024年毛利率达到14.3%。

更为关键的是,从这份成绩单上,可以看到以小鹏汽车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造车新势力,拥有三大核心竞争力:ALL IN技术,以创新带动消费需求;能够清晰洞察用户需求;以前瞻布局牵引市场。
①
核心技术很关键
数据显示,2024年小鹏汽车实现营收408.7亿元,同比增长33.2%。其中第四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61.1亿元,环比增长59.4%,贡献全年总收入近四成。
这主要得益于小鹏汽车销量数据的改善,2024年,小鹏汽车总交付量为190068辆,同比增长34.2%。其中,第四季度交付量达到91507辆,环比增长96.6%,几乎占全年销量的一半。
在此基础上,2024年小鹏经营亏损为66.6亿元,相对于2023年明显缩窄。其中,2024年小鹏第四季度净亏损13.3亿元,较第三季度的18.1亿元亏损也大幅缩窄。根据何小鹏预计,随着市场走势的不断向上,小鹏汽车有望在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何小鹏的这份底气,实际上源自于对核心技术的自信。目前,在竞争最为火热的自动驾驶领域,小鹏汽车已经布局多年,并始终站在头部阵营。
技术带来的好处在财报上也得到体现。数据显示,小鹏全年服务及其他收入为50.4亿元,同比增长89%。也就是说,小鹏的技术不仅仅让自身产品提升了竞争力,并且在与大众汽车的合作中,真正做到了“拿技术换钱”。
汽车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始终是企业竞争力的底座。小鹏汽车在2024年的表现,正体现了这一规律。也就是说:谁拥有技术话语权,谁便能在市场中取得优势。
②
洞察需求很重要
此次小鹏MONA M03第10万台整车的下线,是小鹏汽车创造的又一个小小纪录,成为新势力纯电最快生产下线和交付纪录保持车型。
这个纪录的背后,是推动了小鹏汽车“最强财报”的最直接原因,更体现了小鹏汽车能清晰洞察到市场的新需求。
从产品本身来说,小鹏MONA M03定位是10万—15万级别的家用车,这个细分市场厮杀最为激烈,可谓是红海中的红海。然而,小鹏MONA M03却硬生生地杀出一条血路,以高性价比让15万级别的纯电动车具有极大的市场诱惑力。
何小鹏之前就表示,MONA M03和小鹏P7+的成功上市,标志着小鹏汽车大产品周期的增长正循环已经开启。
去年9月,在小鹏MONA M03上市庆功会上,小鹏汽车总裁王凤英喝下了人生第一杯酒,实际上这不仅仅是把小鹏从濒死边缘拉回来的喜不自禁,更是小鹏汽车造车体系的全面蝶变。
众所周知,过去10年,何小鹏造车并不是一帆风顺,资金危机、内部管理危机、产能瓶颈等阵痛,无一不考验着小鹏汽车的韧性。在财报分析会上,何小鹏就公开表示,2025小鹏汽车总销量会相比2024实现翻倍以上的增长,大幅度扩张市场份额,并且成为消费者广泛认可AI头部品牌。
③
战略前瞻很必要
对于小鹏汽车,很多消费者都会清晰地感知到“智能”的标签。
为什么这个标签如此突出?“我们在10年前就提出自动驾驶,现在无论是国有车企、外资车企都在谈自动驾驶。”3月31日,何小鹏在MONA M03下线仪式上如是说。
这说明了,小鹏汽车向前发展的一个核心要素——前瞻布局。
在3月29日举行的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当其他车企领导发言都聚焦汽车产业本身之时,何小鹏的发言内容却为“飞行汽车”。
这一个简单的主旨发言,实际上透露出何小鹏对未来的布局,将加大AI+的投入,也就是牢牢对准AI汽车和具身人形机器人,抢占未来两条新的增长曲线。
对于未来发展,何小鹏不止一次透露,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汽车领域将会迎来两大技术变革,自动驾驶甚至无人驾驶将加速到来,汽车产业和机器人也会深度融合,开拓出全新市场空间。
采写:南方+记者 郭小戈 拱千舒 葛政涵
视频:南方+记者 周鑫宇 王俊涛
【作者】 郭小戈;周鑫宇;拱千舒;王俊涛;葛政涵
南方产业观察
相关文章:
今日A股继续上涨!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飘红,半导体芯片全线爆发04-11
永辉“断腕”变革:重构供应链、押注品质零售,一场对标胖东来的生死突围04-11
国产手机电池技术放大招,iPhone这次真要慌了!04-11
美国WTI原油周四收跌3.66% 市场继续关注特朗普关税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