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有没有哪位传统文化、非遗技艺方面师傅愿意收徒的,本人26,女,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十分想学习......”近日,一位女士在社交平台上发帖表示想学习传统文化或非遗相关的内容,引发不少网友关注。“非遗缠花要不要试试?”“雨花区非遗馆(湖南雨花非遗馆),里面好多大师收徒”评论区不少网友纷纷回应推荐学习的去处和内容,也有网友附和表示自己也想学相关内容。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不少年轻人在线上平台开始接触非遗,并对古人的智慧产生浓厚兴趣,发贴的文慧就是其中之一。
文慧从大学开始接触汉服相关的文化知识,并通过社团、自我学习了解到不少汉服的历史知识。“以前我就很好奇为什么明代的服装领子都比较高、比较厚,我接触汉服之后,才知道是因为明朝经历了一段小冰河期,平均气温都较低,领子加高、加厚是为了御寒。”这种从服饰的美深入到历史的细节的经历,让文慧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而接触非遗,文慧是从传统元素的手工艺diy入手的。2024年7月,文慧的好朋友即将走入婚姻的殿堂,文慧想送一个特别的礼物给朋友,于是了解到了融合现代金属拼接工艺和传统团扇元素的喜扇,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文慧制作的喜扇、苗冠
去年年底,文慧又自学竹篾编织工艺,制作了一盏鳌鱼灯;今年3月,文慧又开始迷上掐丝珐琅,想结合现代审美制作一盏新中式台灯,目前台灯成品还没有制作出来,但是文慧的朋友圈里已经展示了不少她的试验之作。

△文慧拿着自己制作的鳌鱼灯
“跟着网上的视频学,也会走一些弯路.....(但是)做这样一个物品,付出大量时间、精力,有一定试错过程,都是很正常的,虽然有时候做着做着会有点累,但一想到成品那么美,我就又能坚持下去了。”对于文慧来说,传统文化、非遗手工艺品的美,是需要匠人精神来支撑的。在文慧发的那篇内容里,文慧表示“本人能吃苦,接受能力极强”。

△文慧近期学习掐丝工艺的成果
文慧发帖的初衷是找一个教学英歌舞的老师。“英歌舞主要是潮汕那边的一种传统舞蹈,在长沙这边很难找到合适的老师,我之前也让广东的朋友给我推荐过,但是很多老师都觉得我年龄太大、没有舞蹈基础,不愿意教我,直到这次发帖遇到这个老师。”
在文慧展示给记者看的聊天记录里,文慧将自己跳舞的视频发给老师,让老师线上指导。“我之前也在网上自学过英歌舞,但有老师教还是很不一样,她会告诉我哪些动作不对,应该怎么做。”文慧表示,五月底六月初她会前往潮汕,让老师面对面纠正动作。

△文慧与英歌舞老师线上交流
除了传统文化本身的魅力令人折服、学习过程可以让人平静这些个人爱好倾向的理由以外,文慧学习这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想把传统文化更准确、更广泛的传播。“现在网络上虽然做传统文化的博主并不少,但有很多表达其实并不准确,比如漆扇,有人宣传它是非遗技艺,其实不是。”据相关报道显示,漆扇本身并不是非遗,全国各地传承下来的大漆制作手工艺才是非遗。
文慧表示自己平时一般都会到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官网了解相关信息,确保接收信息的准确性。在寻找英歌舞教学老师的帖子底下,有不少网友互动交流可以学习的内容和拜师的对象,文慧在评论区善意地提醒大家注意甄别真假。
事实上,目前长沙有不少推广非遗的网站、场馆。比如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官网、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等网站,会发布非遗相关的活动信息;湖南雨花非遗馆、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场馆则有常设展览、定期活动,此外,湖南图书馆、长沙图书馆等文化场馆也会不定期举办一些和非遗相关的读者活动。4月13日,长沙图书馆就有花菓制作的文化体验活动。
潇湘晨报记者刘婷
相关文章:
在烟火日常中领悟人生 肖凌之《人生当有》读者见面会长沙举行04-12
凝心聚力 实干笃行丨加速产业链转型升级 各地布局“出招”04-11
跨域教研之“传统文化遇上音乐教育”!临洮·市北学前教育深度跟岗研修纪实04-10
湖南妹子全网寻师学非遗,“想更准确地普及传统文化”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