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闽侯金鱼产业“游”向新赛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5 09:32:00    

央媒记者深入闽侯潘氏金鱼养殖基地采访。记者 郑帅 摄

“世界金鱼看中国,中国金鱼看福州,福州金鱼看闽侯。”24日,由中宣部组织的“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中国金鱼之乡”闽侯县。看到传统金鱼养殖创新,以电商文旅为产业注入新动能,采访团记者们感受到福州的消费活力和高质量发展成果。

传承培育新品种

兰寿金鱼因气质雍容华贵被誉为“金鱼之王”。在闽侯潘氏金鱼养殖场,采访团的记者们看到了远近闻名的兰寿新品种——奶牛兰寿。

“奶牛兰寿是我们花费近10年时间,通过几十次的杂交培育出来的新品种。”潘氏金鱼基地负责人潘国诚说。“爆款”金鱼的背后,是潘国诚的精心呵护和对创新的坚持。如今,潘氏金鱼规模不断扩大,基地有2000多口金鱼养殖池,年产高端金鱼近百万尾,产值3000多万元,其中75%出口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闽侯运用新技术,杂交培育出一批金鱼新品种,如兰寿、熊猫等,这些品种价格高,还在国内外大型比赛中获得200多个奖项。”闽侯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任林福金说,闽侯现有43家金鱼养殖场,养殖面积1250多亩,年产各类金鱼近1500万尾,年产值近4亿元,占全国高端金鱼的80%。

智能鱼缸更省事

养鱼重在养水。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与养殖场共同开发的“水生动物养殖系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发明专利。这项技术运用后,可以使金鱼养殖池里的水缓慢流动,形成循环水养殖模式,同时过滤粪便和有害物质,每天只需加入少量新水,就能保持池内水质良好,并减少病虫害。

在这项发明专利的基础上,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开发出“三段法”金鱼精养模式,即依据金鱼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与生活习性,实施“温棚繁育,小池定型,大池养成”三个养殖步骤。实施“三段法”精养模式后,与传统养殖对比,金鱼成活率从不到70%上升到超过90%,缩短了金鱼的上市期。

此外,闽侯的金鱼养殖场还研制了智能鱼缸,实现了“傻瓜式养鱼”。记者看到,智能鱼缸配备齐全,里面有独特的蓄水功能,换水时能边排水边补水,保障水质恒温,使金鱼不受水质更换的刺激。鱼缸旁边还有专属“鱼马桶”,可集中收集金鱼的排泄物,使水质不受到破坏。更巧妙的是,鱼缸搭载的智能灯光系统可模拟自然光照,促进藻类“爆藻”生长——藻类不仅能为金鱼提供天然碱性饲料,调节肠道健康并增色,还能吸收排泄物中的氮、磷成分。

开辟带货新渠道

一座农家土墙小院挂上了“博物馆”的牌子——这就是位于荆溪镇关中村的国潮金鱼博物馆。除了传播金鱼知识,这里还开辟了直播带货新赛道。国潮金鱼博物馆负责人黄林青说,博物馆从合作养殖场收购金鱼后,交给主播售卖。

“现在村里有的搞养殖,有的做直播,有的卖过滤棉,小金鱼激活了乡村的‘经济活水’。”荆溪镇关中村党支部书记苏友俊说,关中村设立荆溪电商直播交流基地,发展“金鱼+品牌+电商”模式。以关中村为中心的关源片区从事金鱼电商的有近百家,带动了民房出租。

关中村的“宝妈”罗应伟也利用晚上时间加入直播队伍。“行情好的时候,一天能接二三十单。既可以带孩子、照顾老人,又可以赚钱。”罗应伟说,村里像她这样直播卖金鱼的村民有十几名,月均收入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

闽侯县商务局负责人表示,县里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推动金鱼等特色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开设金鱼直播基地,创新直播方式,引进研学、文旅等业态,促进金鱼产业突破瓶颈,奋力“游”向新赛道。(记者 欧阳进权 通讯员 苏枫 张存金)

相关文章:

闽侯金鱼产业“游”向新赛道08-25

《别拍我 拍他们》出圈了08-19

桂林市民家的水池里发现“活化石”08-15

男子穿黑丝披斗篷爬进地铁,博主起号乱象如何整治?08-14

7月挖机内外销双增 工程机械打开“天花板”?|行业观察08-08

以迅应汛保畅护航 多方协力应对雨情 紧急时刻 暖心瞬间频频上演07-25

四川一地菜市场“代炒菜”服务火了07-21

“韦帕”影响减弱,横琴大桥17时起恢复通行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