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4日,在东山生态园,市民参与风筝彩绘和香囊制作等文化活动。(全媒体记者梁淑芳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梁淑芳)4月5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截至4月5日17时,全市共计接待现场祭扫群众63.1万人次,线上祭扫159.7万人次。
从今年清明祭扫情况看,呈现“三降三升”特点:单日峰值下降、聚集时长下降、传统祭扫占比下降;绿色祭扫比例提升、公共交通出行提升、服务满意度提升。
通过分时预约、错峰引导等措施,单日最大承载量近10万人次,现场祭扫群众接待量有小幅下降。
3月29日、30日、31日和4月3日、4日,是今年清明节群众祭扫高峰时段,其中,天山区燕儿窝殡仪馆、市烈士陵园、东山生态园,高新区(新市区)卡子湾殡仪馆,米东区北郊公墓等五处公墓、殡仪馆为重点祭扫区域。
“有的祭扫群众选择提前祭扫,拉长了祭扫时间,减轻了高峰期现场祭扫压力。”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曹晋喜分析说,民间流传“清明祭扫要赶早”,在清明节前一个月左右就陆续有群众祭扫,祭扫时间跨度较长;市民减少聚集性活动,选择错峰祭扫或简化流程的同时,更多人采用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简约方式,缩短了在墓园的停留时间,导致同一时间段内接待量下降。
今年,现场祭扫群众中以中老年人居多,线上祭祀群体相对比较稳定,以年轻人为主。
曹晋喜说,今年墓园周边停车管理优化,选择步行和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人群明显增多,减少了单独驾车情况。此外,公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提升,主动选择更低碳的祭扫方式。政府倡导的绿色祭扫(如禁烧纸钱、推广鲜花)逐渐被接受,减少了现场滞留时间。
对殡葬服务机构来说,清明祭扫的服务保障工作可谓每年的“大考”。今年,各殡葬服务机构提高服务效能、优化服务措施,全力做好祭扫服务保障工作。祭扫高峰期间,各殡葬服务机构将上班时间提前,延长下班时间,最大程度满足群众需求,方便群众祭扫。市殡葬服务专线960544保持24小时在线,为各族群众提供“一条龙”的殡葬服务。清明期间,民政部门还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建立应急响应机制,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全力保障道路畅通和祭扫群众出行安全,确保了清明祭扫活动平安有序。
相关文章:
8.8万人次创新高,淄博陶琉馆清明假期“热辣”迎客04-07
清明假期,济南30家景区共接待游客174.85万人次04-07
清明假期,郑州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04-07
80亿殡葬龙头福寿园去年净利润腰斩!高价墓穴滞销,开始尝试将AI技术应用于打造“数字人”04-07
清明节假期日均出入境人次同比增19.7%04-07
也门胡塞武装:美军空袭萨那致4死16伤04-07
清明假期全国安全形势平稳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