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降息!多家银行宣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6:54:00    

“我行自2025年4月22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利率。”4月22日,吴川农商银行发布公告。根据公告,该行整存整取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3年期和5年期的年利率分别是1.1%、1.25%、1.4%、1.5%、1.75%和1.65%。而在最近这一个月时间里,广东普宁汇成村镇银行和兴宁珠江村镇银行都发布了类似公告,下调存款利率。

4月21日,常熟农商银行旗下控股的多家村镇银行也再度跟进下调存款利率,包括活期、定期存款等多个种类在内的产品,相比去年下调幅度在5个基点(BP)至30个基点之间。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4月,全国多地农商行、村镇银行以及部分民营银行均对存款利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下调后的定期存款多数已经跌至2%以下。

△资料图,图片由摄图网提供。

存款利率迈入“1时代”

据不完全统计,从4月初至今,已有广西巴马农商行、安徽新安银行、上海华瑞银行、武汉众邦银行、广西融水农商银行等超30家中小银行下调定期存款利率。

民营银行、村镇银行曾是市场上“高息揽储”的主力,但现在则带头“降息”。以广东省兴宁市的梅州兴宁珠江村镇银行为例,该行之前3年期和5年期的存款利率分别为1.9%和1.65%。自今年4月1日起,对应档次的利率分别降至1.60%和1.55%。

民营银行同样是此次调整的参与者。近日,无锡锡商银行和福建华通银行在官网更新了存款利率表,部分定期存款产品利率再度下行。4月20日,华通银行发布公告称,自4月21日起,调整2年期、3年期和5年期个人、单位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以及一天通知单位存款挂牌利率。值得关注的是,本轮利率下调的锡商银行、新安银行、富民银行等机构,在今年2月就已完成一轮利率下调。

股份制银行也在下调范围内。平安银行在4月8日宣布下调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2.05%降至1.65%,降幅为40个基点。这次下调后,平安银行的3年期利率相比2年期1.70%的利率,低了5个基点。

国有大行在经历数次利率下调后,目前最新的存款利率全部低于2%。以建设银行为例,该行5年期利率最高为1.55%,1年期利率仅为1.35%,目前在售的1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1.45%。此次调整主要针对3年期、5年期的长期存款产品。随着中小银行密集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目前大部分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普遍在2%以下,迈入“1时代”。

“倒挂”引导存款短期化

在此次“降息潮”中,部分银行出现存款利率倒挂现象,即期限较长的存款产品利率低于期限较短的存款产品利率。以吴川农商银行的利率为例,3年期和5年期的年利率分别是1.75%和1.65%,明显是3年期利率更高。同样,工商银行的手机银行App显示,50元起存的3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最高可达1.85%,而同门槛的5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最高却为1.55%。

“上周四,总行紧急通知下调定期存款执行利率,将5年期存款产品调整至2.05%、3年期下调至2.1%,两类产品的利率之间已经发生‘倒挂’。”广发银行华东某分行客户经理表示。该行已经属于较后一批下调存款利率的股份行,总行称未来利率仍有下行预期,“倒挂”现象或将持续一段时间。

通常而言,存款期限越长,利率越高。而当前,这一传统认知却被打破,银行业频频出现中短期存款利率高于长期存款利率的现象。

“在存款利率调整过程中,期限较长的存款产品利率更高,因此成为存款利率下调的优先对象。”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称。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这种情况是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根据自身负债情况采取的市场化措施,既是降低负债成本的考虑,也是引导存款结构优化,从而调整负债结构。

此前,在银行年报发布会上,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亦提出过这种策略。他表示,2024年建设银行主要是抓两头,既对3年期以上以及其他一些付息率比较高的存款进行有效管控,又大力吸收低成本的高价值存款,通过负债结构的优化,有效控制了负债成本。

“自2022年以来,建设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降,释放的空间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对冲去年LPR下调和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影响。”柳荣表示。

农业银行副行长林立在农业银行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从负债成本看,2024年7月、10月,包括农行在内的主要商业银行两次下调存款利率,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不断完善。

银行负债端压力仍存

近期披露的上市银行年报显示,过去一年上市银行净息差仍普遍承压,多家银行净息差同比下降超30个基点,有的银行最多下降51个基点,也有部分银行仅下降1个基点,反映出不同银行在经营策略和资产负债端管理上的分化。

今年一季度,部分大中型银行负债端缺口持续显现。究其原因,是去年以来监管引导降低银行整体负债成本,行业自律机制发挥作用,整顿“手工补息”和同业存款,叠加银行多轮下调存款利率,导致近期银行面临较大的存款流失压力。

有券商分析师表示,存款利率下调,从长期来看将会降低对储户的吸引力,“存款搬家”现象或将强化。考虑到储户对原属于存款的资金有着更高的安全性要求,因此在中长期视角下,预计“存款搬家”将使得银行理财等低风险资管产品迎来增量资金。

2025年以来,上市银行高管屡屡提及“负债端管理”“优化负债成本”等关键词。从总体来看,2025年上市银行在负债端管理中展现出了显著的共性策略——以优化存款结构为核心,强化低成本资金吸收,灵活调整定价策略。围绕“控成本、调结构、稳规模”展开经营,强化存款成本精细化管理,持续压降负债成本。

不过,随着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等积极因素的释放,业内研究人士看好银行净息差压力得到缓解。长江证券分析师马祥云近日发布的研报认为,2025年主流银行净息差将逐步企稳,因为近年来已经多轮下调存款挂牌利率,随着2025年大量定期存款到期,存款付息率将加速下行,且2026年仍将延续下行趋势。

你会把闲钱存在哪里?评论区聊聊吧↓

中国商报综合自证券时报、南方日报、界面新闻等

相关文章:

降息!多家银行宣布→04-24

福建永定:金融“整村授信” “贷”动乡村振兴04-23

一季度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同比增1.2倍04-22

9.41%!我国银行理财市场规模首季同比稳中有增04-22

建设银行:金磐石因年龄原因辞任首席信息官04-22

LPR连续6个月维持不变 二季度或将下调04-21

A股午评:指数低开高走集体上涨,创指涨超1%!工农中建四大行创新高,超4000股上涨,成交额6291亿放量784亿04-21

贵阳银行:廿八载芳华如歌 新征程同心笃行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