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遗遇见碧波万顷,传统与潮流在甲板上共舞——由跨粤文化打造的“海上文化行”系列IP,自2018年首航以来,以“邮轮+非遗”模式成功将粤剧、皮影、庙会等岭南文化瑰宝推向国际舞台。南都记者近日获悉,2025年5月,这一文化盛事将再度升级启航,以更年轻化、科技化的姿态,续写海上丝路的现代传奇,助力中国文化自信与全球文明互鉴。

跨粤文化打造的“海上文化行”系列IP游轮。
粤韵悠扬:名家荟萃共谱海上传奇
作为升级版活动的重磅内容,“海上粤剧院”首航将于5月14日至18日启程。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陈韵红、一级演员毕海荣、青年花旦陈韵玲等粤剧名家将登台“鼓浪屿号”邮轮,为观众呈现多场经典粤剧展演。活动特别打造沉浸式互动舞台,结合数字化舞美效果,让观众在声光电的交织中感受传统艺术的创新表达。此外,戏迷见面会、即兴演奏等互动环节也将为游客带来零距离的文化体验。

跨粤海上戏剧院打造粤剧表演盛宴。
创新破圈:科技赋能年轻化表达
为吸引Z世代群体,项目注入三大“破圈”元素:海上庙会升级为“国风市集”,游客可体验汉服旅拍、AI智能粤剧妆容生成等互动内容;联合米其林主厨打造“非遗风味航次”,将传统岭南美食解构为创新料理;此外,在接下来的系列航程中,邮轮还将举办“非遗主题周”“广府文化快闪展”,联动全球华人社群,推动文化共情与产业合作。

文化出海:从“单向输出”到“双向对话”
自2018年首航以来,“海上文化行”已吸引全球多个国家超12万人次参与,形成“邮轮搭台、非遗唱戏、文旅共融”的出海模式。2025年升级版计划拓展至“一带一路”沿线港口,推动粤剧、广彩等非遗项目与国际IP联动,构建全球文化价值链。“海上粤剧院”项目发起人、跨粤文化负责人林雨后表示:“我们搭建的不仅是文旅场景,更是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立体舞台。未来将通过与高校和大师工作室开展‘非遗创新创意课堂’,培养兼具技艺与数字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何梦怡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相关文章:
高72米,由720块铜板组成……这里有全国最高的孔子像 | 行走黄河04-12
“齐鲁1号”让“好客山东”更好客04-12
龙岩高中段首所!国家级“武术进校园试点单位”落户武平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