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城市IPO季度观察丨鹰潭、敦化⋯⋯这些城市凭什么崛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8:45:00    

每经记者:胥帅 每经编辑:张海妮

当IPO(首次公开募股)的聚光灯通常聚焦于北上广深时,今年一季度却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城市秀”。舟山、成都、鹰潭、清远、敦化、温岭等城市,凭借新增A股IPO企业,也有了展颜的机会。

其中,鹰潭的“出圈”尤为亮眼。这座被誉为“世界铜都”的城市,背后是江西铜储量三分天下的产业底气——江南新材(603124.SH)的成功IPO,正是这座城市铜产业链上结出的一颗“硕果”。

部分新晋上市公司“含金量”十足。它们深植于地方优势产业的沃土,恰似一颗颗明珠,映照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这家公司刷新北交所募资纪录

根据Wind数据,今年一季度A股共有27家公司IPO上市,共募集资金165亿元,平均每家募资约6.1亿元。截至3月31日,新上市IPO公司总市值约为2279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无论是上市家数还是募资金额,今年一季度的新增IPO数据都不及过往两年。

2023年一季度,有68家公司完成A股IPO上市,合计募资达651亿元。2024年同期,A股共有30家公司IPO上市,共募集资金236亿元,平均每家募资约7.9亿元。

从上市时间来看,2月A股仅新增1家IPO公司,接近一半的上市公司是在3月IPO上市,仍然带有节前效应。

今年一季度,合肥市表现突出,新增IPO数量达到3家,处于领先地位。而大部分城市的新增IPO数量为1家,包括往期的大热城市——北京市、上海市和深圳市。过往的季度IPO城市榜单显示,“北上深苏”长期位列A股新增IPO上市数量的前列。

尽管杭州和苏州并没有占得“鳌头”,但今年一季度仍然实现稳定发挥,均新增2家A股IPO公司。

有意思的是,今年一季度IPO募资额最多的企业并不是来自传统的“北上深苏”,而是来自成都的开发科技(920029.BJ)。开发科技的募资金额为11.69亿元,最新市值为111.11亿元。开发科技上市之后,成为北交所第三大市值公司。排在开发科技之前的是锦波生物(832982.BJ)和贝特瑞(835185.BJ)。

开发科技的募资额创出北交所开市以来的新纪录。该公司由深科技控股,实控人是中国电子。

开发科技业绩规模排在北交所公司前列,2023年营收达到25.5亿元,净利润4.86亿元。公司预计2024年营收增至27.18亿元,净利润达5.43亿元。开发科技的主要市场在境外,公司智能电表客户包括ENEL(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EDP(葡萄牙电力集团)、E.ON(德国意昂集团)等在内的欧洲前十大电力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一季度募资额排在前五的公司主要集中于科创板和创业板。

今年一季度IPO募资额第二大企业是兴福电子(688545.SH),募资额为11.68亿元。

汉朔科技(301275.SZ)、恒鑫生活(301501.SZ)两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募资额均超过10亿元。这表明创业板可能更符合众多企业的上市条件和发展需求,其定位可能更适合新兴产业、创新型企业的融资和发展。比如,今年一季度募资额较高的公司主要来自数字化、半导体或者新材料领域。

“名声不显”的小城市也有自己的骄傲

今年一季度,城市IPO“百家争鸣”的特点十分明显。

舟山、成都、鹰潭、清远、敦化、温岭等多座城市都有新增的A股IPO公司,包括此前很少进入榜单的鹰潭市和敦化市。对于这两座城市来讲,新增的IPO公司对当地也具有特别的意义。

比如,江南新材是鹰潭首家上市民企。江南新材上市当日,鹰潭市委书记许南吉和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理事长由镭等一同出席了上市仪式。而江南新材也是电子产业的“隐形冠军”。公开资料显示,江南新材在二十三届(2023)中国电子电路行业相关榜单中排名第一。

江南新材的主要产品包括:铜球系列、氧化铜粉系列和高精密铜基散热片系列。铜球产品的形态通常为球形,直径规格多样,较小的仅有几毫米,较大的则有几十毫米,主要应用于PCB(印制电路板)制造、光伏电池板制造等领域,是电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阳极材料。

亚联机械(001395.SZ)举行上市仪式时,敦化市委书记唐振生也出席了。亚联机械为年内首家在A股市场上市的吉林企业。公司打破人造板领域欧洲厂商在我国的垄断局面,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推动人造板生产线高端装备实现国产化替代。

以前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也有了自己的IPO公司,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敦化市的经验是持续开展企业上市“吉翔”计划。根据过往报道,2021年9月,吉林省在企业上市“吉翔”计划启动活动上提出,将上市工作上升为“一把手”工程,服务企业上市。

至于江南新材成功IPO,则和鹰潭当地良好的产业禀赋有关。国内铜矿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是江西。江西铜基地已探明的储量占全国铜工业储量的三分之一。而江西铜储量最多的地方,其实在鹰潭市。所以,鹰潭市也有“世界铜都”之称。

过去,鹰潭市面临铜产业发展粗放、产品附加值低、人才不足等“通病”,这座城市的解决方法是以技术改造推动转型升级。鹰潭市与国内20余所知名高校院所深度合作,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70个,获批国际国家标准、发明专利、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位居行业首位。围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鹰潭先后突破了50项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高张力高导电铜银合金线、微合金化高强高导铜锡合金线等产品实现进口替代。

业内人士:地方政府越发注重构建“上市生态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和亚联机械的情况类似,尽管一季度新增IPO上市数量不多,但上市公司质地很好,且和地方的优势禀赋结合紧密。

另一个案例是汉朔科技。汉朔科技是电子签行业龙头。2021年—2023年,汉朔科技电子价签收入规模位居全球上市公司前三。相较于传统价签,电子价签让人工申请、调价、打印、更换价签等繁琐流程成为历史,商家可后台一键变价,人力成本锐减。实际上,嘉兴市一直是“外贸大市”,且嘉兴传统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六成左右。站在全球市场“前沿”,嘉兴市本地企业的转型意愿更强烈,信息化转型的主动性也更强。

成都市的案例也类似。开发科技所在的电子信息是成都市首个突破万亿元的支柱产业。成都着力推动更多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继续扩大上市“后备力量”。

对于今年一季度的A股新增IPO公司情况,上海新古律师事务所王怀涛律师向记者表示,从一季度IPO城市分布格局来看,我国资本市场正呈现区域均衡发展的积极态势。合肥首次领跑IPO公司数量,既得益于地方政府对科创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也与其聚焦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的战略布局密切相关。反观北、上、深等传统IPO高地新增数量回调,或与企业申报节奏调整有关,“但更反映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深化——优质企业不再过度依赖区位优势,而是凭借核心技术能力和规范治理水平获得上市机会”。

王怀涛表示,苏州、杭州的稳定表现印证了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的产业集群效应。两地依托数字经济先发优势,持续输出符合“硬科技”定位的上市公司资源。他认为现在各地政府需更注重构建“上市生态圈”:一方面加强合规辅导,协助企业完善内控体系以应对更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另一方面需优化政策供给,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搭建产学研平台等方式培育上市后备力量。他建议拟上市公司提前三年启动合规整改,重点关注科创属性论证、关联交易规范及知识产权权属等法律问题。(汤辉对本文亦有贡献)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文章:

吉林中科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布04-12

国产电影劲刮续集拍摄风04-12

襄阳科技职业学院打造“入学—实训—就业”贯通人才培养链条04-12

万春医药上涨7.34%,报1.17美元/股,总市值4717.01万美元04-12

发文化之声、聚市民之意!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启动04-12

解禁股来袭:宏鑫科技33.59%股本即将流通04-11

在全国举办十余场的“ONLY原X崩X穹”漫展,竟然是假的?04-11

14条措施出台!黑龙江持续优化自然资源领域营商环境04-11